从2014年起,新的公司法把之前的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度更改为认缴登记制度,加大放宽了公司注册时的注册资本和登记条件。公司的股东可进行自主约定认缴出的资金额度、出资方式、出资期限等等一系列问题,记载公司的章程。认缴的登记制无需占用企业任何资金,可以直接有效地提高资本运营效率,降低运营企业成本。
正因为如此,很多创业者就会认为,在上海公司进行注册时,注册的资金就多写一点,反正用不着真实缴纳,动不动就上5000万、1亿人名币,还可彰显公司的实力雄厚。值得注意的事,认缴制度并不等于不缴制度!公司进行清算的时候一定需要见到实际资金。且当公司遇到相关债务纠纷时,引起官司赔偿时,法院是要追缴认缴的资本金额进行赔偿的。因此,在进行填写注册资本的时候,一定要多方面考虑。那么,注册资本到底是什么东西?在上海进行注册公司填写相关注册资本时又应注意哪些问题和误区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注册资本究竟是什么东西?
注册资本,通俗来说,是指公司的相关股东,凭借多少的财产来承担公司的相关责任。其具体数额体现在营业执照上,就是公司有多少钱!
据现行的《公司法》相关规定,注册资本是已从“实缴登记制”调整成“认缴登记制”,就是各位创业者、股东打算交给公司的钱,也称为认缴资本;而出各位创业者、股东实际上交给公司的钱,称作实缴资本。这样的改革,降低了注册公司的相关门槛,也便前文所提到的注册资本相关的宽松政策。
填写注册资本时,创业者要避免进入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注册资本金不可随意的夸大填写。
公司法改革之后,工商登记不再监管实际缴存资金环节,但认缴的资金要求公司在运营期间完整缴纳。注册的资本登记时需要量力而行,与自己的当期资金能力或可预期资金能力想匹配,降低公司未来的资本运与经营运行部分压力,若注册的资金填写过于庞大,但实缴的出资承诺在预期内无法完成,则需尽快完成减资。
误区二:注册资本中主动设置不切实际价值的非货币资产出资比例。
非货币资产出资的定义是:创业者将自己持有的软件著作权、专利权等一系列非货币资产,同等转化成注册资本。但部分创业者思考寻一些偏门或听取某些所谓专家的意见,在注册资本中随意加大设置自己所持有的某些非货币资产出资,认为加大一些资产评估值在不掏钱的情况下占有较大比例股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从实际角度出发,个人凭借非货币资产出资的方法是个人转让非货币资产和投资动作同时发生的。所以依据相关的规定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会导致这些非货币资产入账后成为公司资产,正常的情况下也需分期折旧摊销,就变成公司的成本费用,直接增加公司会计报表盈利的负担,中小型企业在日后的运营中会越发的感觉力不从心。
为了避免上述提到的注册误区,创业者在进行填写注册资本时,应严格遵循两个原则:
1.注册资本登记时,定要量力而行,匹配与自己当期资金能力和预期资金能力相当的数量级,为了未来资本的运作与经营运行成本降低压力。
2.章程所约定的时间要尽可能采用货币资金的出款方式,避免产生不必要的经营麻烦,增加企业的量级负担。
在实际操作中,注册资本的问题与误区,是广大创业者注册公司时会碰到的第一个选择,十分容易掉进陷阱,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详单负责,定只有了解清楚之后才可做出正确的处理方法。因此,创业者应该更多的注意新公司注册时的相关问题,为属于自己的公司打好坚实的基础,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